侗族大歌种类与传承——《艺术修养·音乐》讲座在我校举办
新闻网消息(文、图/艺术设计学院 赖沙颖、周皖萍)为拓展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视野,由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全校公共必修课《艺术修养·音乐》艺术大讲堂系列第三场:《呦呦鹿鸣——侗族大歌种类与传承》,于2016年10月30日下午3点在东校区博闻楼110教室举行。由柳州市艺术剧院国家二级演员、柳州市级侗族大歌传承人--杨光春老师倾情开讲。本次讲座由赖沙颖老师和张喆老师负责教务工作组织。
杨老师的课堂讲唱穿梭,她的歌声一如来自天籁,却又分明行走于生活,又抑或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流淌。当她独自歌唱时,有如布谷啼鸣般清越回响;当她领着学生们边唱边教时,一呼百应的歌声又似林中百鸟朝凤。很多同学都表示,这是他们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侗族大歌。通过讲座同学们了解到:侗族大歌是中国最早被发现,也是最早被国际所认可的一种自然的多声部和声音乐;侗族大歌已被列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早已走出国门享誉世界。
据统计,侗族大歌的种类繁多,将近1000多种。杨老师分别为大家演唱和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“木叶歌”、“琵琶歌”和“牛腿琴歌”,还邀请了我市民族高中的侗族大歌学生团,为大家带来了“高山井水歌”和“知了歌”。听着他们动听纯朴的侗歌,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。
接着,杨老师教同学们用侗语学唱“布谷声声”和“蝉歌”。虽然大家念着都是生硬不清的侗语,但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都学得津津有味,再看看同学们投入的神情,就连杨老师都忍不住称赞大家学得快、唱得好!在讲座尾声,杨老师还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和传承侗民族技艺与文化的意义,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成长路上不怕曲折,保持一颗平常心,少计较得失,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,勇敢向前进!
伴着最后一次齐声朗朗的侗语侗歌,杨老师拿出了预备好的50个吉祥符向同学们送上诚挚的祝福,讲座在欢呼雀跃中圆满结束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讲座所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,更让她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寻根与传承的深远意义。
讲座海报
杨春光老师现场教同学们唱侗歌
民族高中的同学们带来动听的侗族歌声
杨老师为同学们播撒吉祥福袋
同学们与杨老师的欢乐大合影